隨著汛期來臨,洪澇和地質災害風險不斷攀升,防汛減災工作已成為當前重中之重。漢臺區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則,以保障群眾生命安全為核心,創新構建分層宣傳、重點防護、部門聯動的“三維”安全教育防控體系,全力筑牢汛期安全防線。
一、宣傳維度“無盲區”,讓防汛知識“聲”入人心?
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在“人”。為此,漢臺區著力推動安全教育從“文件”走向“生活”,實現全域覆蓋。一是“關鍵少數”帶頭學。組織區直部門、鎮(街道)及社區負責人召開警示教育會、專題培訓會,讓干部先學一步、學深一層,成為防汛政策的“明白人”和“宣傳員”。二是“網格力量”入戶講。發動基層網格員化身“移動宣傳站”,在日常走訪中“點對點”講解防災減災知識。累計宣傳轄區常住居民33.5萬戶、涉山涉河人員1420人、外來人員4.79萬人,鎮、村、組干部、網格員、災害信息員3320人。真正實現了防汛宣傳“到家、到人、入心”,營造出“人人學防汛、戶戶知避險”的濃厚社會氛圍。
二、防護維度“盯重點”,讓風險隱患“止于未萌”?
針對涉水區域、建筑工地、老舊房屋等重點部位和風險點,漢臺區堅持“人防+物防”相結合,實現精準布控。一是強化“物防”基礎。全面排查并補充危險警示標識,在高風險點位新布設宣傳欄、橫幅、警示牌共380余處,確保風險“看得見”;增設硬隔離設施24處,從源頭上阻斷風險隱患。二是做實“人防”監管。聚焦重點風險點位管控,落實“片、段、點”網格化管理責任,安排專人對重點區域進行不間斷巡查管控,通過“物理隔離+專人管控”的組合拳,有效推動群眾從“被動提醒”轉為“主動避讓”,將風險隱患最大限度地拒之門外。
三、聯動維度“聚合力”,讓安全防線“堅不可摧”??
防汛是一項系統工程,重在各方協同,共同打好“組合拳”。漢臺區統籌應急、水利等職能部門力量,瞄準關鍵領域,開展精準化宣傳與防護。應急部門聚焦危化、工貿企業,開展“企業敲門行動”53次,組織“專題培訓”38場次,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水利部門則緊盯河道防汛安全,完成沿河270戶居民“敲門”宣講,設置警示標識12塊、配備喊話設備6套,建立109個重點河段、敏感水域管理臺賬,全面落實“四個一”應急設施,實現了流域管理的精細化、精準化。各部門既各司其職,又協同發力,凝聚起防汛減災的強大合力。
漢臺區通過構建上述“三維一體”的防控體系,不僅顯著提升了區域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更將“人民至上”的理念轉化為了一項項扎實的舉措和一件件溫暖的實事。下一步,全區將持續鞏固這一有效機制,不斷織密汛期安全防護網,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