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黃扣)今年以來,漢臺區聚焦民營企業發展需求,以“營商環境提質、要素保障提力、金融支持提效”三大舉措為抓手,推出力度、溫度、精度兼具的多維服務,為民營企業鋪就發展“快車道”。
“以前辦證要跑多個部門,現在審批局和教體局主動上門,現場核查一次通過,很快就拿到了證書!”漢臺區某民辦幼兒園負責人錢老師激動地說。這正是當地營商環境優化的生動寫照。
漢臺區創新建立區級領導及部門聯系民營企業制度,通過定期懇談會快速響應企業訴求,今年以來,區行政審批局實地走訪項目30個,協調解決審批難題20件,企業訴求響應率達100%。同時,重點項目配備“項目管家”提供全流程專班服務,實行“一項目一策”精準施策,讓審批周期平均壓縮30%以上,“漢臺速度”與“漢臺溫度”讓企業辦事更省心。
要素保障“精準滴灌”,為民營企業筑牢成長根基。漢中漢潤富硒大健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魔芋生產線滿負荷運轉,負責人龔永進表示:“項目能順利落地擴產,全靠政府高效解決‘用地難’,投產后還幫我們解決了招工、垃圾轉運等難題。”欣達仕業服裝有限公司起步時曾缺人缺錢,政府主動對接院校定向招工,落實廠房租賃補貼,如今企業年營收超5000萬元,帶動220余名群眾“家門口就業”。
漢臺區定期發布急需緊缺人才目錄,落實住房、子女入學等留才政策,推動就業補貼、稅費減免“免申即享”。今年1—9月,全區民間投資增速達18.2%,新增“五上”民企62戶,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42%。
金融服務的“紓困賦能”,為民營企業注入活水動能。“多虧這筆‘及時雨’,今年秋茶收購一點沒耽誤!”陜西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莫儀輝望著堆積如山的新鮮茶葉感激不已,農行漢中分行了解其需求后第一時間上門,5天內發放360萬元貸款解了燃眉之急。
這筆貸款的及時到位,源于漢臺區常態化開展的政銀企對接服務,每季度一場的專場對接會讓企業帶著需求來、金融機構捧著方案走,前三季度已推送小微企業融資需求4747個,授信金額達25.36億元。
針對行業融資痛點,漢臺區推進金融“五篇大文章”,轄內13家銀行精準發力,累計推出科技金融產品15個、綠色金融4個、普惠金融63個、養老金融2個、數字金融13個,覆蓋科技研發、周轉經營等各類需求,讓企業安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