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街頭尋活到舒心就業,從安心創業到維權保障……“十四五”以來,漢臺區持續深化民生領域改革,將就業創業、社會保障等民生要事轉化為一項項扎實舉措,織密民生保障網,傾力讓服務向下“沉”、幸福向上“升”。
零工有“家”,就業服務送到家門口
“現在找工作不用風吹日曬,干活心里踏實!”務工群眾趙漢成的一句話,道出了漢臺區就業市場的溫暖變化。“十四五”以來,區人社局創新打造“家門口”便捷就業服務新模式,精心構建“15分鐘就業服務圈”,陸續建成21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2個專業零工市場和7個幫扶車間,聯動62家勞務派遣機構,把精準就業服務送到群眾身邊。
全區城鎮新增就業近4.7萬人,幫助2.3萬失業人員再上崗,失業率始終穩控在4.3%以內。同時幫扶1萬多名困難人員就業,助力近6000名高校畢業生穩定就業。
授人以漁,久久為功。全區累計開展技能培訓1.3萬人次,“漢中家政師”勞務品牌已吸納從業人員超1.2萬人次,成為就業市場一張亮眼名片。
創業有“貸”,孵化培育賦予新動能
“40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10天到位,真是雪中送炭!”漢中腦安康復醫院院長劉大忠的感慨,道出眾多創業者的心聲。
“十四五”以來,全區建成25個創業孵化基地(返鄉園區),吸納創業實體735個,并通過創業大賽、政策宣講、創訓營等活動,持續為創業者搭臺聚力。在資金方面,政擔銀三方工作溝通協商機制與創業擔保貸款線上“一網通辦”機制提升放貸效率,累計為180戶創業實體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2825.8萬元,帶動就業超8100人。871人獲得一次性創業補貼435.5萬元,助力其邁出創業第一步,讓創業夢想在漢臺落地生根。
社保有“網”,維權有盾護社會安定
社會保障是民生之基。漢臺區持續加大投入、穩步提高待遇,不斷延伸保障覆蓋范圍。目前,全區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11.06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18.12萬人,綜合參保率超99%,工傷、失業保險覆蓋面也持續擴大。線上“不見面”服務全面推行,“以前跑幾次,現在點一點”成為常態,群眾獲得感切實增強。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已為734家企業發放資金1118萬元,有效紓困穩崗,發揮社會“穩定器”功能。
在維權一線,漢臺區率先創成全省“無欠薪區”,勞動保障維權中心、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調解中心相繼建成運轉,陜甘川跨區域欠薪快速處置機制開展運行。累計處理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案件1200余件,調解成功近600件,挽回經濟損失4100余萬元,多起案例入選省級典型,有力守護筑牢群眾“辛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