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市漢師附小教育集團城東小學的操場上,孩子們在嶄新的塑膠跑道上奔跑。學生家長感慨道:“三年前還在為擇校發愁,如今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育,社團活動豐富,老師認真負責,這種變化真是實實在在。”
這樣的轉變,正是漢臺區“十四五”期間教育改革發展的生動縮影。5年來,漢臺區以“培優提質、首位擔當”為目標,持續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推動教育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顯著提升。
區教體系統深耕“紅心向黨·燭照未來”黨建品牌,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黨組織在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顯。5年來,教育系統創建“一類”黨組織35個,表彰優秀黨員382名,打造清廉學校示范校15所。
在武鄉鎮中心幼兒園,孩子們正在新建的戶外活動區快樂游戲。曾經的鄉鎮幼兒園,如今已成功創建為省級示范園。園長表示:“加入幼教集團后,我們共享優質資源,教育質量顯著提升,家長都愿意把孩子送來這里。”漢臺區積極創新推進集團化辦學,8個幼教集團覆蓋38所幼兒園,15個義務教育集團實現教育教學“六統一”、學校管理“四同步”。漢臺中學成功創建省級示范高中,被評為智慧校園示范校。積分制+聯片招生制度改革,讓教育入學更加公平高效。
走進市實驗小學,舞蹈教室里,孩子們正在排練節目;創客空間里,學生們親身體驗科技的魅力;操場上,社團的訓練賽正激烈進行。“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漢臺區組建中小學社團1183個,課后服務覆蓋率100%。全區打造思政金課289節,評選思政標兵、骨干教師218名。高考成績實現十七連增,職業教育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教育質量提升成效顯著。
走進新建的漢臺區恒大小學,標準化的實驗室、寬敞明亮的專用教室、先進的多功能報告廳一應俱全。校長介紹:“學校擴建后新增的學位,有效緩解了周邊就學壓力。”5年來,漢臺區累計投入10.8億元,實施39個新建改擴建項目、500余個維修改造項目,新增學位1.6萬個、音美教室360間、教體專用場地12.5萬平方米。城鄉辦學條件差距大幅縮小,順利通過省級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
5年來,漢臺區同步開展“火種計劃”“頭雁領航”“雛鷹行動”“青藍工程”,構建起研訓評一體化培訓體系,建立市、區學科基地43個,培養各級教學能手515名,漢臺名師(名校園長)131名,培養骨干教師1994人。通過交流輪崗,1599名校長教師有序流動,優秀教師持續向鄉村學校輸送,師資配置更加均衡。
中午時分,漢臺區義務段學校的食堂里飯菜飄香。全區義務段學校全面實施校內午餐,惠及學生2萬余人。126所學校獲評平安校園,34名心理教師組成專家團隊,3個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建成使用。“雙家訪”活動和三秦家長學校的開展,構建起家校社協同育人新格局。
在漢臺區思源少兒體校,小運動員們正在專業教練指導下進行訓練。近年來,漢臺區堅持市隊區辦、區隊校辦,在26所學校幼兒園布點體育項目,已培養輸送280余名競技體育苗子。在省十七運會上,漢臺區金牌數、獎牌數及貢獻率均居全市第一。全區創建全國體育特色學校30所,新增全民健身場地62個,15分鐘健身圈持續完善,群眾體育事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