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是我區衛生健康事業深化改革、加速發展的關鍵五年。全區衛健系統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深化醫聯體建設,完善長效機制,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扎根基層,構建分級診療新格局,不斷釋放“健康紅利”,為漢臺筑起堅實健康屏障。
提升服務能力,改善群眾就醫體驗
“今天檢查結果沒出來不要緊,明天你拿到結果后直接來我這開藥就好,不用再掛一次號。”市人民醫院婦科醫生蔣蓉親切地對患者徐女士說。
這是去年4月全區推行的“一次掛號管三天”“檢驗結果互認”的便民就醫政策,讓患者在漢臺區公立醫院門診復診時,無需重復掛號,一次掛號后三日內(72小時),經初診醫師授權,即可直接前往相應科室找醫生繼續看診。
十四五”以來,漢臺區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全區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實施“一次掛號管三天”“假日門診”“潮汐門診”等便民惠民措施,有效解決群眾就醫痛點。同時持續推進全區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遴選,現有10家醫療機構實現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互認項目最多達224項,實現檢查檢驗結果互認1萬余人次,累計為群眾節省醫療費用近66萬元,人均縮短就診時間3.5小時。
著力下沉扎根,夯實基層服務“網底”
“不出鎮子就能找專家調藥,這服務真是送到了我們心坎上!”在漢王鎮義診現場,78歲的空巢老人張奶奶拿著調整后的降壓藥處方,連連為上門服務的醫療專家點贊。
“十四五”以來,漢臺區逐步夯實基層服務根基,深入開展“醫療服務提升基層行”活動、“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健康服務行動”,將專業診療與貼心服務相結合,把優質資源送進社區、鄉村。像張奶奶這樣長期獨自應對高血壓的老人,通過專家現場問診調藥,切實解決了健康難題。
資源精準下沉、能力靶向提升、服務貼心延伸,漢臺區讓轄區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規范、優質的健康服務,切實打通醫療惠民“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已組建5個區級巡回醫療隊開展全區巡回醫療工作,累計派出83名醫護人員到10個鄉鎮開展47次巡回醫療工作,5000余名群眾受益。醫療資源下沉成效顯著,基層醫護人員診療能力提升,免費義診服務患者超3萬人次。
聚焦民生需求,改善群眾健康福祉
“近3年有沒有打過宮頸癌疫苗?”“對免費‘兩癌’篩查的政策了解多少?”在漢臺區婦幼保健院,負責“兩癌”篩查登記的醫生耐心地詢問著每一位婦女,并進行信息錄入,引導篩查。
自漢臺區啟動了免費“兩癌篩查”工作后,截至目前已惠及超過2.7萬名適齡女性,讓更多女性主動走進篩查診室,為自身健康保駕護航。
“十四五”以來,漢臺區精準保障民生服務。落實婦幼保健服務,為城鄉適齡婦女提供免費“兩癌篩查項目”,為3740名孕產婦免費提供HIV、梅毒和乙肝咨詢檢測,檢測率達到100%。同時,不斷提升“一老一小”服務水平,實施“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健康服務行動”,開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務行動,對834名老人進行了失能評估。截至目前,每千人口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4.8個,超過省、市平均水平。2022年7月,我區被命名為首批省級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