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穎淇 王程可苡)“雨還沒下大,村干部就打著手電上門了,幫我們搬被褥、抬箱子,直接送到村委會安置點。”10月中旬,面對新一輪強降雨,老君鎮五星村村民申福漢的話語里滿是安心。當天,他和鄰居胡維軍等9戶低洼易澇區村民,在村干部的引導下,踩著提前鋪好的防滑墊,不到半小時就全部撤離至安全區域,安置點里熱水、方便面、應急藥品早已準備妥當。
這暖心場景的背后,是老君鎮“八清單一圖一預案”防汛機制的精準落地。入汛以來,該鎮提前梳理流域渠網、塘庫、危房等八類風險清單,給每處隱患點掛上“責任牌”,標注巡查人、聯系方式和處置方案。同時繪制彩色應急撤離路線圖,在村口、巷尾張貼提示,讓村民一看就懂、一跟就走。
防汛關鍵在“防”,絕不能心存僥幸。汛期老君鎮每日組織鎮村干部對低洼地帶、地質災害點進行“地毯式”排查。截至目前,全鎮已完成3輪拉網式排查,清理河道淤塞12處,加固危房8間,14個村(社區)均建成標準化安置點,全部達到“有場地、有物資、有人員、有制度、有醫療、有飲食”的“六有”標準。鎮里還實行24小時值班制,值班室電話鈴聲一響,應急隊伍10分鐘內就能集結出發。
下一步,老君鎮將針對本輪降雨暴露的薄弱環節,加緊修補低洼路段排水設施,同時給孤寡老人、留守家庭發放“防汛聯系卡”,安排專人定期上門走訪。“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把防汛工作做在前面,守住群眾的安全線。”副鎮長曹建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