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不少游泳館成了市民避暑納涼的好去處。泳池里人頭攢動的熱鬧景象背后,水質衛生是否達標?能否讓市民放心暢游?8月12日,記者跟隨漢臺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開展例行執法檢查,為游泳場所進行“健康體檢”。檢查結果顯示,多數場館水質符合國家標準。
下午3時,陽光正烈,漢臺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的執法人員首先來到位于梁州路的陜西理工大學游泳館。剛走進館內,就聽到陣陣嬉笑聲,不少孩子身著彩色泳衣,在教練的帶領下練習蛙泳動作。
水質檢測是執法人員現場檢查的重點。執法人員很快從浸腳池和游泳池中分別取了水樣,滴入余氯速測盒。
漢臺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公共衛生監督管理科科長張溪夢仔細查看了檢測結果,“通過現場檢測,浸腳池游離性余氯含量為6mg/L,國家的標準范圍是5—10mg/L,游泳池的數值是0.5mg/L,國家的標準范圍是0.3—1.0mg/L,均符合國家標準。”
該游泳館負責人謝維維在一旁補充說:“我們游泳池采用內循環的方式,砂缸24小時對兩個游泳池的水進行循環消毒處理。暑期游泳的人特別多,尤其是孩子不少,所以我們加快了換水頻率,每20天就會把其中一個池子的水全部放掉,對池底進行吸污清理、沖刷消毒,之后再注入新水,確保水質干凈。”
執法人員進一步解釋,游離余氯的含量對泳池水質至關重要。如果池水中的游離余氯低于0.3mg/L,就沒辦法殺滅水中的微生物細菌,起不到消毒的效果。可要是氯含量過高,就會產生刺激性氣味,讓人覺得不舒服,而且對兒童和老年人等敏感人群的眼睛、皮膚、黏膜產生刺激,嚴重的話還會引發皮膚病、結膜炎等疾病。
隨后,執法人員來到位于漢陽路的漢中市西高新初級中學游泳館。這里同樣熱鬧非凡,很多孩子在泳池里戲水玩耍、學習游泳。由于這是學校內部的游泳池,平時不對外開放,只在暑期才向公眾開放。場館內的設施看起來比較新,內部規章制度也很健全,工作人員每隔4小時就會用余氯速測盒對游泳池水質進行檢測。

8月12日下午5時,漢臺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和漢中市西高新初級中學游泳館水質管理員一起查看游泳池水質檢測結果。
該游泳館水質管理員齊顥程一筆一劃地在大廳游泳水質公示牌上寫著下午5時剛檢測出的結果:pH值7.5,游離余氯0.4mg/L。
執法人員仔細檢查場館的各項情況后,現場出具了衛生監督建議書,列出所有從業人員持有效健康證方可上崗,并定期進行衛生培訓;強制通過式浸腳消毒池水每4小時更換一次;每天營業結束后,對更衣柜要進行擦拭、清洗、消毒等7條監督建議。
漢臺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提醒市民:選擇游泳場所時,一定要選擇資質齊全、安全措施到位的游泳館,主要看場所內是否懸掛有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是否有水質檢測公示信息。下水前,要留意觀察游泳池的水質,聞聞有沒有異味,一旦發現水質有異樣,請撥打3186263向監督部門反映。
(記者 李弋戈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