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我區14.2萬畝水稻陸續成熟,金黃的稻浪鋪滿田間。農戶們搶抓晴好天氣,聯合農機力量全力投入收割、烘干作業,田間地頭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確保秋糧顆粒歸倉。
9月8日,在老君鎮皇塘村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稻桿。多臺聯合收割機穿梭在田間,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收割、脫粒、清選等工序一氣呵成,飽滿的稻谷源源不斷地涌入收割機糧倉,不一會兒就裝滿一車。
老君鎮金星村趙女士:“前幾天下雨我還擔心谷子收不及時,這兩天天放晴了,多虧了農機中心及時給我們協調了聯合收割機,現在機器一小時就能收好幾畝,估計我們家這幾畝谷子今天就能全部收完,而且成本還低,既省時又省錢,真是幫了我們大忙!”
農戶的安心背后,是農機服務的有力支撐。為搶抓農時推進水稻搶收,漢臺區早謀劃、早部署,及時聯系有關部門,從市內外緊急調配收割機,發布機收供需信息,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并為來漢臺跨區作業收割機農機手免費提供信息等便民服務,全面做好引進、派機服務工作。
區農業機械化發展指導中心主任周建軍:“當前已進入水稻搶收關鍵期,我們緊盯天氣變化,提前制定搶收方案,組建了跨區機收接待站和應急作業服務隊,組織區內外340余臺聯合收割機開展搶收,農機技術人員做好保障服務,確保收割‘不斷檔’。”
收割不停,烘干緊隨。在陜西逐星羿方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烘干基地,工人們正把清理篩去除雜質后的稻谷送入立式烘干機內,通過控制臺精準調控溫度和時間,實現稻谷標準化烘干。
烘干作業負責人景雷:“我們目前有3臺立式烘干機,進行24小時服務不間斷烘干作業,每批次烘干達到45噸水稻,能滿足周邊農戶和種植大戶的烘干需求,讓農戶的‘汗水糧’變成‘放心糧’。”
據了解,全區目前有19家經營主體共配備32臺烘干機,批次烘干能力達452噸。通過機械化烘干,不僅大幅縮短了稻谷晾曬時間,更有效規避了陰雨天氣導致的霉變風險,為秋糧豐收筑牢了堅實保障。截至目前,全區水稻收割面積過半。